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乡村振兴战略中人才资源配置机制与策略研究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农村”的本意是从事农业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地方。[1]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已不再是农村区域唯一产业。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关“产业兴旺”的要求,以及“加快

一、引言

“农村”的本意是从事农业的农民集中居住的地方。[1]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业已不再是农村区域唯一产业。按照乡村振兴战略中有关“产业兴旺”的要求,以及“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还要推进农村现代化。在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中,不但要大力发展农业,还必须发展其他产业并且达到现代化水平。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这就需要不断强化劳动力尤其是人才资源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支撑保障作用。但从农村劳动力职业结构来看,由于一定目标和资源的约束,农村现有劳动力的职业配置状况很难满足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必须提升农村劳动力尤其是人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因此,本文在系统分析农村劳动力职业结构演化特征和未来走势的基础上,构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人才资源合理化配置机制,提升农村人才引进与培养的靶向性和精准性,这对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农村职业结构变迁的特征与走势

(一)农村职业结构变迁的基本特征

职业结构反映了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职业配置状况,其间接反映了产业发展、技术进步等对劳动力职业分布的影响。[2]回望历史,我国农村的产业结构经历了从单一的产业结构到产业结构丰富化再到产业结构深化三个重要阶段,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化。[3]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变迁,劳动力的职业结构也随之发生了显著变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年版)》(以下简称《大典》)的规定,“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而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并强调,职业须同时具备以下5 个基本特征,即目的性、社会性、稳定性、规范性、群体性。按照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就业人员的职业构成主要包括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商业和服务业人员、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和其他7 类,与《大典》中的8个大类(除军人外)基本吻合。本文所述的职业结构,就是指就业人员在上述7 类职业中分布的比例关系。

1.职业结构中的职业配比未呈现高级化

职业结构变迁具有一定规律性,是一个不以社会成员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变迁过程,[4]农村职业结构变迁也不例外。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我国城镇和农村的社会分工也要不断优化调整。据统计,2017年我国就业人员总数为77 640 万人,较2008年增长了2 076 万人,累计增长2.7%;而乡村就业人员人数在减少,2017年为35 178 万人,较2008年减少了8 283万人,累计下降19.1%(见图1)。从2015—2017年乡村职业结构变化趋势看,除了商业服务业人员、生产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的占比有所提高外,单位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及有关人员等的占比则有不同幅度的降低。特别是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下降明显,其占比从2015年的12.2%下降到2017年的3.3%,下降了近9 个百分点(见表1)。由此可见,我国乡村职业结构的变迁仍未呈现出高级化趋势。

图1 2008—2017年我国城乡就业人员数量变化情况资料来源: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8[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职业结构中的产业分布逐步趋向合理化

所谓职业结构合理化,是指劳动力数量与比例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主要指各职业分布的劳动力与产业发展的需求相适应。[5]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比例由2015年 的28.3 ∶29.3 ∶42.4 转 变 为2017年 的27.0 ∶28.1∶44.9,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布局日趋优化。从农村就业人员职业结构看,商业、服务业人员所占的比例从2015年的4.8%提升到2017年的18.4%,涉及第三产业的职业配置比例大幅提升;而涉及农业的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所占的比例从2015年的54.7%下降到2017年的51.7%(2016年的比例略低于2017年),涉及第一产业的职业配置比例大幅降低(见表1),这一趋势与全国就业人员在三次产业中的分布走势大致相同。

3.职业结构中的学历水平日益凸显低层次化

当前,我国农村职业结构变迁很大程度上仍是由经济发展的力量自发推动的,职业结构内的劳动力素质跟农村人口结构相关,总体上仍处于低层次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已成为农村职业结构优化的硬约束。据测算,截至2017年年底,乡村就业人员中未上过学者、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大学专科、大学本科、研究生等的占比分别为4.5%、30.8%、49.9%、8.8%、2.7%、0.5%、2.1%、0.7%、0.0%。与2015年相比,大学专科及以上(含高等职业教育)占比下降了10 个百分点(见表2)。以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结构为例,2015—2017年大学专科及以上(含高等职业教育)学历人员占比从49.5%下降为23.8%。2016年,第三次农业普查数据显示,农业生产经营人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比高达91.7%。由此可见,在农村劳动力减少的过程中,农村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增长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不同步的,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素质没有满足农村发展的需要。

文章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rczykfzzs.cn/qikandaodu/2020/0713/371.html



上一篇: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策略分析
下一篇:国家语言能力视角下普通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 | 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 人才资源开发版面费 | 人才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人才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