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厦门老年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初探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目前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为了快速发展而广招贤才,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内外引进人才,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退休人才发挥余热不乏可尝试。随着厦门市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大,知识层
目前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为了快速发展而广招贤才,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内外引进人才,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退休人才发挥余热不乏可尝试。随着厦门市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大,知识层次越来越高,有效地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一巨大智力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人才短缺的矛盾,有助于提高综合人才素质。 导言 厦门是中国沿海较发达的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关于老龄化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到2010年底,厦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3.22万和16.17万,分别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3%和8.8%,均超过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且近年来老龄化的趋势有增无减。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上升到了33.9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4.35%。社会老龄化趋势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意味着社会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又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施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困难。不过,老龄人口并非只能是社会的养老负担,拥有知识、技能和健康身心的老龄人士也能够再次成功地进入职业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因此,如何抑制老龄社会的负面因素,同时发挥老龄人特有的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厦门市从十二五规划起,产业升级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由于地域限制导致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分层次类别开发和利用本地老年人才资源,既能够缓解社会保障压力,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厦门市是一个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拥有相当数量的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长期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术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厦门市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开发这些老年人才资源,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现状调研 2018年厦门市老年学学会向部分老年人进行了“老年人力资源调查”,本次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共向30名老年人进行征询。这30名老同志中,男性17名,女性13名,身体健康状况好的和中等的26名,占86.6%。年龄在60-70岁的有19名,占63.1%。原工作单位在党政机关的9人,占30%,在科教文卫系统的14名,占46.6%,企业工人和农民6人,占20%。 在问到“您在退休后有否参加社会工作”时,回答 “全无参与”的竟有13人,“偶尔有”的有6人,“时有时无”的有6人,“经常有”的只有5人。 在问到 “您认为您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社会工作”时,回答“原来工作(专业)的继续”的16人,“决策咨询”3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4人。 在问到 “您觉得退休后是继续参与社会工作好,还是在家安度晚年好”时,表示“继续参加社会工作”的11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的12人,“在家安度晚年”的仅有2人。 综合调研情况,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 首先,老年人有希望发挥余热、继续服务社会的热情,有意愿参与社会工作的达到了23人,占到了76.6%,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老年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情怀。 其次,现阶段参加社会工作的老年人较少,经常参加的仅有5人,占16.7%,这与老年人希望参与的热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说明社会为老年人才提供的平台严重不足。 最后,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同志,有许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他们希望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参与社会工作,挖掘这部分老年人才资源,既能充分体现老年人的价值,又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还能够应对老年社会的和谐稳定。 存在问题 厦门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不仅存在着机制、平台、队伍组织等方面问题,需要着力解决,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一些传统观念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是 “抢饭碗”论的误区,过去人们总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离岗退休之后,便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还有些人认为,如今在编制紧张,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又要发挥老年人才的作用,无疑是要与年轻人“抢饭碗”,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其实,这种论调过去在西方也曾出现过。西方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一本讲述资本主义未来的书中曾扬言:“在未来的岁月里,阶级之战可能要重新定义为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而不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战争。”这种危言耸听的理论虽然没有多大市场,但也反映一种思潮。因此,我们需要在舆论宣传上多做引导。 其次是“包袱”论的误区。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孝文化传统的国家,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老养老的风气,人大还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老年人享有“六个老有”的权利,并把老年人视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老龄化社会确实面临种种问题需要解决。在西方拜金主义等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也存在歧视老年人问题。一些人仍然把老人当成包袱,后辈不抚养老人,忽视老年人的权益,特别是轻视老年人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现象仍然存在。而开发老年人才,有些人不仅不重视,还认为给领导“背包袱”“添乱”“添麻烦”,致使我国老年人才开发严重滞后,迟迟不能大胆开拓。这些错误认识必须彻底改变。 解决思路 在开发厦门老年人才资源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以老年人为本的思想,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同时注意与建设和谐厦门相结合,一方面调动老年人才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注意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加大老年人才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舆论宣传,增强社会认同感、关注度和老年人才的自我意识。 1.建立机制,搭建平台 目前厦门市老年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中介平台欠缺,老年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使得老年人才按市场化配置不顺畅,老年人才再就业或“复出”呈现一定难度,或是无序和不规范,亟需开展机制建设来加以引导和保障。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职能部门,需要加强领导协调,通力协作配合,为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创造有利条件。要努力为老年人才营造一个参与社会服务和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平台,组建适应老年人服务社会工作特点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另外,针对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价值评估、使用管理、合理报酬、权益保障等事务应建立统筹的机构,并配套相应的政策,使老年人才资源开发更加规范有序。 2.舆论引导,提高认识 老年人才资源是社会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老年人才稳健成熟,他们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知识技能和精神财富,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而且还有少投入、多产出的特点。充分发挥老年人才资源,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还可以变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推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舆论引导,促使各级各部门都来重视老年人才资源,提高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自觉性,为发挥老年人才资源提供各种便利,同时调动老年人才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走出家门,开发他们老有所为的潜力,在帮助老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使老年人才资源在社会建设中大有作为。 对于“抢饭碗”的认识问题,应加以深刻剖析和引导。人人都会老,这是自然规律。社会老龄化,反映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虽然代际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矛盾,但决不可引起所谓的“战争”。特别是在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构建和谐社会、代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而又人才短缺的国家,目前存在的下岗失业现象,只是改革调整中的一种暂时现象。而老年人口虽然众多,但在党和国家社会的关怀下,各种养老保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退休人员更享受着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养老保障,他们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发挥作用,既不占编制,又不计较报酬,而且有其他人群无法替代的潜能,根本不存在与年轻人争饭碗的问题。发挥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是我国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一种新思路。只要认真开拓,掌握政策,老年人才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厦门经济发展中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 另外,要走出“包袱论”的误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为退休专业科技人才的复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构建输送平台,设置适当的管理机制,如建立老年人才库,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统筹安置,制定政策与办法,使其和人才市场挂钩,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健康化,常年化,避免一阵风。使老年人才成为振兴海峡西岸经济的“老黄忠”。 3.建立老年人才资源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建立老年人才资源库,可依托各级老龄委、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为基础的统筹机构和服务平台,开发分门别类的专业老年人才数据库,区分专家型和技能型人才,按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企业管理及机关等类别组建人才库。 退休专业人才遍及各个领域,将老年人才组织管理起来,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提供针对性服务,根据老年人才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是参谋咨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事各种咨询服务工作,可以按照行业、系统成立生产、科技、管理、卫生、教育、工程设计等类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各种咨询服务,提供技术援助等。 第二是教育传授,广大退休教育工作者,一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如今仍然可以在教育培养下一代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可以自己的见识经历,对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 第三是生产经营,主要是指厂矿、街道和农村等的老年人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兴办各种生产实体和第三产业,以及创办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家庭经济等。 第四是公益事业,可以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管理交通秩序,调节民事纠纷等服务社会活动,还有一部分老年发挥其专业优势,进行专家门诊、翻译、著书、讲座、科普下乡等等。参与公益事业的多数人不计较报酬,有些人不仅义务而且拿出养老金创办公益事业,在厦门大学一些老教授中经批准以个人名义出资设立的奖教学金就不下几十人。 4.开发具有厦门特色的老年人才资源 厦门市拥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众多高等学府,退休的高素质老年人才人数众多。据统计,在厦门大学就拥有一支2000多人的老年人才队伍,除了几十名尚在岗的老院士、资深老教授之外,多数老年人才处于资源浪费状态。而与此同时,厦门市的一些公办和民办的大专院校却处于师资短缺的状态之中,一些公益讲座苦于无人开展,一些职业培训苦于找不着培训师。这些资源矛盾现象亟需有关机构来调和。 另外,厦门因其历史、地理原因,与港澳台侨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厦门的老年人才中有许多亲友、学生在海外,他们可以在对外合作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做出特殊贡献。 5.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老年人才资源具有与其他人才资源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时应遵循几个原则。 首先,是社会需求的原则。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必须从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实际,让老年人才在最需要的岗位施展才华,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还应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 其次,是自觉自愿的原则。社会需求必须与老年人才本人的志愿相结合,应尊重本人意愿,由其自主选择,当然,各级政府也应进行调控,对老年人才资源的从业范围、方向、权力、义务、生活福利等进行政策导向和统一规范,避免一哄而上或其他失控现象发生,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认真研究,有序开展。 再次,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应注意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看待老年人才的年龄层次,重点放在低龄老年人才和健康老年人才上;二是注意老年人才的经验、专长、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区别对待;三是必须有利于老年人才身体健康,工作量要适度和渐减。 最后,是专业对口发挥优势的原则。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应坚持“扬长避短,合理使用”的指导思想,使老年人才在各自合适的场所和岗位上发挥优势,发挥专长。 结束语 人口老龄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未雨绸缪,又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大力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特别在老年人才资源丰富的厦门,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年人才在退休后仍然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目前社会上不少用人单位为了快速发展而广招贤才,甚至不惜重金从国内外引进人才,这是完全必要的,但是退休人才发挥余热不乏可尝试。随着厦门市退休人员数量越来越大,知识层次越来越高,有效地开发和合理利用这一巨大智力资源,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人才短缺的矛盾,有助于提高综合人才素质。导言厦门是中国沿海较发达的城市,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关于老龄化的界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规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据统计到2010年底,厦门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23.22万和16.17万,分别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3%和8.8%,均超过老龄化社会的标准,而且近年来老龄化的趋势有增无减。截至2018年6月底,全市户籍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已上升到了33.98万人,占全市户籍总人口的14.35%。社会老龄化趋势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意味着社会有效地控制了人口数量,又意味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实施社会保障、维护社会稳定和谐的困难。不过,老龄人口并非只能是社会的养老负担,拥有知识、技能和健康身心的老龄人士也能够再次成功地进入职业劳动力市场以及社会公益事业领域。因此,如何抑制老龄社会的负面因素,同时发挥老龄人特有的优势,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新课题。厦门市从十二五规划起,产业升级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由于地域限制导致的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依然突出。因此,在积极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资源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分层次类别开发和利用本地老年人才资源,既能够缓解社会保障压力,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厦门市是一个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城市,拥有相当数量的退休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他们长期奋斗在各条战线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专业技术水平,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厦门市各项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何开发这些老年人才资源,对于贯彻执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以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做出新贡献。”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现状调研2018年厦门市老年学学会向部分老年人进行了“老年人力资源调查”,本次调研采用调查问卷形式,共向30名老年人进行征询。这30名老同志中,男性17名,女性13名,身体健康状况好的和中等的26名,占86.6%。年龄在60-70岁的有19名,占63.1%。原工作单位在党政机关的9人,占30%,在科教文卫系统的14名,占46.6%,企业工人和农民6人,占20%。在问到“您在退休后有否参加社会工作”时,回答 “全无参与”的竟有13人,“偶尔有”的有6人,“时有时无”的有6人,“经常有”的只有5人。在问到 “您认为您最适合从事哪方面的社会工作”时,回答“原来工作(专业)的继续”的16人,“决策咨询”3人,“关心下一代的工作”4人。在问到 “您觉得退休后是继续参与社会工作好,还是在家安度晚年好”时,表示“继续参加社会工作”的11人,“适当参加社会活动”的12人,“在家安度晚年”的仅有2人。综合调研情况,我们得到了一些启示。首先,老年人有希望发挥余热、继续服务社会的热情,有意愿参与社会工作的达到了23人,占到了76.6%,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了老年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壮志情怀。其次,现阶段参加社会工作的老年人较少,经常参加的仅有5人,占16.7%,这与老年人希望参与的热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说明社会为老年人才提供的平台严重不足。最后,来自各行各业的退休同志,有许多实践经验丰富的人才,他们希望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参与社会工作,挖掘这部分老年人才资源,既能充分体现老年人的价值,又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还能够应对老年社会的和谐稳定。存在问题厦门老年人才资源开发不仅存在着机制、平台、队伍组织等方面问题,需要着力解决,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一些传统观念认识上的误区。首先是 “抢饭碗”论的误区,过去人们总认为,专业技术人员离岗退休之后,便意味着工作的结束。还有些人认为,如今在编制紧张,下岗失业人员增加的情况下,又要发挥老年人才的作用,无疑是要与年轻人“抢饭碗”,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其实,这种论调过去在西方也曾出现过。西方经济学家莱斯特·瑟罗在一本讲述资本主义未来的书中曾扬言:“在未来的岁月里,阶级之战可能要重新定义为青年人与老年人之间,而不是穷人与富人之间的战争。”这种危言耸听的理论虽然没有多大市场,但也反映一种思潮。因此,我们需要在舆论宣传上多做引导。其次是“包袱”论的误区。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孝文化传统的国家,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都强调要在全社会形成尊老养老的风气,人大还通过“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确立老年人享有“六个老有”的权利,并把老年人视为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然而,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底子薄,老龄化社会确实面临种种问题需要解决。在西方拜金主义等道德观念的影响下,也存在歧视老年人问题。一些人仍然把老人当成包袱,后辈不抚养老人,忽视老年人的权益,特别是轻视老年人享受社会发展成果的现象仍然存在。而开发老年人才,有些人不仅不重视,还认为给领导“背包袱”“添乱”“添麻烦”,致使我国老年人才开发严重滞后,迟迟不能大胆开拓。这些错误认识必须彻底改变。解决思路在开发厦门老年人才资源的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以老年人为本的思想,在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同时注意与建设和谐厦门相结合,一方面调动老年人才服务社会的积极性,为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创造条件,另一方面要注意保证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升。同时,加大老年人才资源开发重要意义的舆论宣传,增强社会认同感、关注度和老年人才的自我意识。1.建立机制,搭建平台目前厦门市老年人才资源开发机制不健全,中介平台欠缺,老年人才市场发育不完善,使得老年人才按市场化配置不顺畅,老年人才再就业或“复出”呈现一定难度,或是无序和不规范,亟需开展机制建设来加以引导和保障。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许多职能部门,需要加强领导协调,通力协作配合,为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创造有利条件。要努力为老年人才营造一个参与社会服务和适合老年人活动的平台,组建适应老年人服务社会工作特点的组织机构,充分发挥他们的资源优势,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另外,针对老年人才资源开发的价值评估、使用管理、合理报酬、权益保障等事务应建立统筹的机构,并配套相应的政策,使老年人才资源开发更加规范有序。2.舆论引导,提高认识老年人才资源是社会人力资源的组成部分,老年人才稳健成熟,他们具备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管理经验、知识技能和精神财富,是当今社会发展不可忽视的人才资源,而且还有少投入、多产出的特点。充分发挥老年人才资源,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还可以变老龄化的压力为动力,推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通过舆论引导,促使各级各部门都来重视老年人才资源,提高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的自觉性,为发挥老年人才资源提供各种便利,同时调动老年人才服务社会的积极性,走出家门,开发他们老有所为的潜力,在帮助老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使老年人才资源在社会建设中大有作为。对于“抢饭碗”的认识问题,应加以深刻剖析和引导。人人都会老,这是自然规律。社会老龄化,反映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达。虽然代际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矛盾,但决不可引起所谓的“战争”。特别是在我国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构建和谐社会、代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而又人才短缺的国家,目前存在的下岗失业现象,只是改革调整中的一种暂时现象。而老年人口虽然众多,但在党和国家社会的关怀下,各种养老保障机制正在不断完善,特别是退休人员更享受着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养老保障,他们中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发挥作用,既不占编制,又不计较报酬,而且有其他人群无法替代的潜能,根本不存在与年轻人争饭碗的问题。发挥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作用,是我国实现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一种新思路。只要认真开拓,掌握政策,老年人才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厦门经济发展中做出不可估量的贡献。另外,要走出“包袱论”的误区,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主战场,为退休专业科技人才的复出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构建输送平台,设置适当的管理机制,如建立老年人才库,纳入人才交流中心,统筹安置,制定政策与办法,使其和人才市场挂钩,走上科学化,正规化,健康化,常年化,避免一阵风。使老年人才成为振兴海峡西岸经济的“老黄忠”。3.建立老年人才资源库,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建立老年人才资源库,可依托各级老龄委、老年协会、老年大学等为基础的统筹机构和服务平台,开发分门别类的专业老年人才数据库,区分专家型和技能型人才,按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企业管理及机关等类别组建人才库。退休专业人才遍及各个领域,将老年人才组织管理起来,有利于为社会需要提供针对性服务,根据老年人才的特点和优势,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第一是参谋咨询,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从事各种咨询服务工作,可以按照行业、系统成立生产、科技、管理、卫生、教育、工程设计等类咨询服务组织,开展各种咨询服务,提供技术援助等。第二是教育传授,广大退休教育工作者,一贯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如今仍然可以在教育培养下一代中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除了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之外,还可以自己的见识经历,对年轻一代的人生观、世界观、政治观、道德观起到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第三是生产经营,主要是指厂矿、街道和农村等的老年人才,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可兴办各种生产实体和第三产业,以及创办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和家庭经济等。第四是公益事业,可以从事维护社会治安,管理交通秩序,调节民事纠纷等服务社会活动,还有一部分老年发挥其专业优势,进行专家门诊、翻译、著书、讲座、科普下乡等等。参与公益事业的多数人不计较报酬,有些人不仅义务而且拿出养老金创办公益事业,在厦门大学一些老教授中经批准以个人名义出资设立的奖教学金就不下几十人。4.开发具有厦门特色的老年人才资源厦门市拥有厦门大学、集美大学、厦门理工学院等众多高等学府,退休的高素质老年人才人数众多。据统计,在厦门大学就拥有一支2000多人的老年人才队伍,除了几十名尚在岗的老院士、资深老教授之外,多数老年人才处于资源浪费状态。而与此同时,厦门市的一些公办和民办的大专院校却处于师资短缺的状态之中,一些公益讲座苦于无人开展,一些职业培训苦于找不着培训师。这些资源矛盾现象亟需有关机构来调和。另外,厦门因其历史、地理原因,与港澳台侨关系较为密切,特别是厦门的老年人才中有许多亲友、学生在海外,他们可以在对外合作中起到桥梁纽带作用,为海峡两岸的交流做出特殊贡献。5.应注意的问题由于老年人才资源具有与其他人才资源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在开发老年人才资源时应遵循几个原则。首先,是社会需求的原则。开发老年人才资源必须从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结合实际,让老年人才在最需要的岗位施展才华,充分发挥作用,同时应注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结合,在某些情况下,还应把社会效益摆在首位。其次,是自觉自愿的原则。社会需求必须与老年人才本人的志愿相结合,应尊重本人意愿,由其自主选择,当然,各级政府也应进行调控,对老年人才资源的从业范围、方向、权力、义务、生活福利等进行政策导向和统一规范,避免一哄而上或其他失控现象发生,应将其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认真研究,有序开展。再次,是量力而行的原则。应注意把握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正确看待老年人才的年龄层次,重点放在低龄老年人才和健康老年人才上;二是注意老年人才的经验、专长、生理素质和心理素质的不同,区别对待;三是必须有利于老年人才身体健康,工作量要适度和渐减。最后,是专业对口发挥优势的原则。老年人才资源开发应坚持“扬长避短,合理使用”的指导思想,使老年人才在各自合适的场所和岗位上发挥优势,发挥专长。结束语人口老龄化是一把双刃剑,我们既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种种负面影响,未雨绸缪,又要看到人口老龄化给我们带来的机遇,积极应对,大力开发老年人才资源。特别在老年人才资源丰富的厦门,我们有理由相信,老年人才在退休后仍然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

文章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rczykfzzs.cn/qikandaodu/2020/0529/337.html



上一篇:增强人才强国战略实施的协同性
下一篇:新时代我国人才风险的表现与防控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 | 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 人才资源开发版面费 | 人才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人才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