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县域民企人才资源开发的公共服务困境与突破—(5)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7-3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4.多数县域人才培训公共投入不足,措施不够 人才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管理经济学普遍认为,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从晋江的经验看,层次相对较低的业

4.多数县域人才培训公共投入不足,措施不够

人才本身是一个动态概念。管理经济学普遍认为,没有培养就没有人才。从晋江的经验看,层次相对较低的业务技能一般在企业内部形成,但是高层次人才由于数量少,培训要求高,成本也高。同时,人才市场的法制道德还不完善,民营企业雇员的低忠诚度和高流失率,企业不得不担心自己花费很大费用培养的人才会跳槽,促进了人才资源“一次性消费”的不合理机制。由于多数民营企业小而散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政府在人才培育上给予更多有效的公共服务。

三、优化县域民企人才公共服务的几点思考

将人才作为推进县域发展转型升级的关键之钥,通过大力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民营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供了强劲动力,是全国各县域都认真思考的问题。

1.城市环境已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变量,要持续推进产城融合优化,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

现代人才的需求,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难以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或赫兹柏格的双因素理论来解释。因为人才的综合性需求倾向更加明显,既要考虑自身的需求,也要考虑家人的需求,既要考虑企业这个微观的内部环境,又要考虑城市这个外部环境。发改委规划司司长徐林说,很多中小城市在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和大城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对人才的吸引力,确实不如大城市。对县域而言,扎根产业基础,推进产城融合,培植未来产业,优化城市环境,是其增强人才吸引力,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其必须做的“功课”。

2.产业园区和公共平台是吸引人才和激发人才作用的有效载体,应当逐步搭建起与当地产业匹配度的产业园区和公共平台

深圳等地建立国家级科创园区的实践表明产业园区和公共平台对于人才的重要性,其不仅能够吸引集聚大量优秀人才,而且能够留住培养的人才。人才地引进和使用已经从单一的“个体”走向“群体”,通过产业园区和公共平台的建设,为企业、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务,促成双赢的发展格局,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

3.县域要制定系统完善的人才公共服务政策体系,不断增强对人才全程服务的能力

区域之间人才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体现在政策上,例如,江苏常熟市人才政策就分为综合、人才引进、人才培养、激励服务4大类,共29份;苏州吴江区设立“一站式”的人才公共服务中心,专门服务解决人才子女教育、落户、住房、所得税返还等问题。把人才服务工作延伸到人才创业创新的全过程,从人才引进、培训孵化到创业辅导、引导上市,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人才服务产业链,特别是引进各种投资基金,在人才创业的不同阶段,分别给予天使基金、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资金的支持,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来看,成功的县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专门机构+专业人才+专业载体+专业孵化+创业基地+创业投资+产业化扶持”运作模式,从而促进了人才智力竞相汇聚、创新资源高度集聚、科技成果迸发涌流、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

引文注释

①资料来源:中国人才网

②周亚,甘勇,李克强,等.中国人力资本的分布差异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4(2):17-20.

文章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rczykfzzs.cn/qikandaodu/2020/0731/443.html



上一篇:退休返聘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的机理与路径<sup
下一篇:现有财税体制下高等教育人才项目存在的问题及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 | 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 人才资源开发版面费 | 人才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人才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