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创新医院研究型人才管理机制的思考(2)

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4-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4.2 考核指标单一,重结果,轻过程。考核内容大多是以结果作为指标,如文章、课题、成果、专利。考核以结果论英雄,文章越多,影响因子越大,绩效

2.4.2 考核指标单一,重结果,轻过程。考核内容大多是以结果作为指标,如文章、课题、成果、专利。考核以结果论英雄,文章越多,影响因子越大,绩效成绩越好,导致有人为了文章而研究,严重偏离了解决临床问题的本真。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让很多研究人员难以沉淀下来,探究细节,深入思考,产出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和原始创新。

2.5 薪酬激励不精准

研究人员多为临床医生兼职,由于没有建立以临床服务质量、数量、科研水平为主要内容的综合目标绩效考核体系,薪酬收入仍然与科室内部经济收益挂钩[7],而且科研经费不能做激励性分配,因此医生科研时必然收入下降,不能够专心科研。在临床科室内部没有研究岗位设定,专职研究人员晋升职称受到限制,缺乏职业发展空间、职业认同感和社会归属感,福利薪酬待遇偏低[8]。

2.6 研究型人才标准不清晰

人才评价标准的具体化是医院管理人才的基础,只有明确了人才标准,才能够指明人才发展方向,各项人才管理工作才有“指针”。然而,目前研究型人才的具体标准仍然模糊,不利于人才引进、选拔培养。

3 完善研究型人才管理机制建设的几点思考

3.1 创新发展,理念先行

纵观医学发展,从经验医学、循证医学到精准医学,每次进步都离不开科技创新。国内很多医院已经形成了研究型医院战略的理念,复旦大学医院排行榜靠前的医院无一不是临床科研紧密的典范。创建研究型医院是落实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际行动,是抢占世界医学前沿的必然选择,是转变医院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通过临床与科研的有机融合,临床医学科技不断创新,医院将成为疑难疾病的救治基地,转化医学的核心枢纽,更将成为医科大学的一流学科[9]。

3.2 完善和拓展医院组织结构模式

直线职能性组织体系是公立医院的典型模式,在信息化时代和知识经济中,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矩阵式组织有利于形成知识创新的组织单元,提供自由和宽松的研究环境和条件,提供有利于消除行政壁垒的跨科室跨学科的学术研究。研究型医院的矩阵式模式,就是根据培养人才的需要,以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为协调枢纽,提供支持人才的财力、平台等支持,满足人才成长需要,纵向以直线职能型结构依托,横向以项目负责人为中心。

3.2.1 纵向上完善。科室是完成医院战略的重要支撑,研究型医院要以一批研究型科室作为依托。纵向上完善的方式是在科室下面设置研究室,以强化科室在研究工作中的组织协调作用。研究室是科室开展临床研究、发展核心技术的组织形式。临床研究室全面统筹科室内的科研工作,围绕学科特色开展科学研究,将临床工作与科学研究紧密结合、相互促进。研究室要做好定方向、定任务、定人员、定制度等工作。研究室下设课题组、配置专职或兼职科研岗位,根据科研任务需求配置人员,弥补编制不足对科研工作的限制。

3.2.2 横向上拓展。纵向的直线组织机构中增加横向的人才、学术维度,形成矩阵式组织模式。研究室层面的项目、人才,经过遴选程序提升到院级管理层次上,由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监管。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都是不同层次的人才,也是独立的项目负责人(principle investigator,PI)[10]。行政维度体现了行政权力的导向和影响,发挥为人才创造良好的研究平台的作用。PI人才维度体现的是学术权力的影响和导向,发挥以问题为导向开展跨科室和学科研究的作用。

3.3 合理设计岗位

岗位是组织要求个体完成的责任以及为此赋予个体的权利的总和。岗位设置必须以医院的战略目标和任务为主要依据。研究型岗位设置是为医院实现研究目标服务的,它是完成研究任务的基础,也是研究人员职责和权益的保障。

研究型岗位分为临床科研岗位和专职研究岗位。临床研究岗位主要是由临床医生承担,根据个人职业发展的意愿,由科室工作安排到临床研究室,在一定时间内开展研究工作。

专职科研岗位由专业研究人员承担,结合临床研究室任务的多少,设置的研究岗位数量可达医院工作人员的5%左右[8]。专职科研人员能够大大提高临床科室的研究能力和水平。

优秀的研究人员可以竞聘PI岗位。PI岗位称为项目组长岗位,承担领导课题组的职责。这是一种新型的人才管理模式,可以减少行政对人才的干预,给予项目负责人充分的研究空间和权限,极大激发研究人员的创新活力。PI团队成员是来自不同科室的研究人员,受到双重领导。

文章来源:《人才资源开发》 网址: http://www.rczykfzzs.cn/qikandaodu/2021/0416/952.html



上一篇:医院人事档案管理促进人才资源利用
下一篇:对如何推动内蒙古公立医院人才资源发展的探讨

人才资源开发投稿 | 人才资源开发编辑部| 人才资源开发版面费 | 人才资源开发论文发表 | 人才资源开发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人才资源开发》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